苏州护士以创新思维投身护理技术与模式的改善

2021-05-11 15:07  来源: 都市快报
人们常说“医生的嘴,护士的腿”,但在苏州,越来越多护理工作者不仅脚底生风,还以创新思维投身护理技术与模式的改善。

糖尿病仿真食物模型、“湿性愈合”基础上“偏心圆”贴袋法、PICC导管湿疹及接触性皮炎“三明治”固定法、新火龙罐拔罐法、新生儿口腔运动干预……每一项技术创新的初心都源于患者的需求。护士是最贴近患者的职业,正是因为时常接触、感受患者的痛苦与不便,使得这些对生命饱含爱意的“天使”产生了强烈的改变意愿。

爱,能够创造奇迹!因为爱,本是如花的女子不惧病菌、脓痰、污血、排泄物的肮脏不堪;因为爱,本是最懂得规律生活对健康重要性的她们,坦然接受白班、小夜班、大夜班三班倒的作息时间紊乱的生活;也正是因为爱,周惠娟、张余华、唐晓芳、王珣、赵敏艳、钱惠军、阚晓蕊、郑艳平等护理专家及她们的团队,拥有了“最强大脑”,以创新性思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护理难关。

专业的发展需要技术创新与服务模式创新相辅相成。苏大附一院伤口造口专科护士门诊、糖尿病咨询门诊;苏大附二院—肿瘤/静疗专科护士门诊;苏大附儿院儿童心理护理门诊;市立医院母乳喂养咨询门诊;苏州市中医医院中医特色护理门诊;市五院结核护理咨询门诊;苏州市认知障碍医护联合门诊……苏州市各医院纷纷开设护理专科门诊,将护理服务由病房延伸到门诊、再延伸到社区,解除了患者的后“护”之忧,备受患者和市民的追捧。

“每天测血糖,心情就像坐过山车。虽然平时记日记严管控,但还是发生过两次低血糖,差点摔在公交车上。”回想刚被诊断为糖尿病的那些不知道如何“张嘴”的日子,糖尿病患者杨阿姨说,在她最为苦恼的时候,苏大附一院糖尿病咨询门诊的专科护士根据她的饮食习惯,身高、体重和活动量,帮她计算了每天的热量需求,并利用饮食交换份挂图、食物模型等教她换着吃。“现在我的血糖控制得很理想。”杨阿姨笑着说道。

“通过记忆训练、放置联系信息卡,母亲的‘迷路’情况再没有发生。大大缓解了我们的精神压力。感谢联合门诊的专家,让我们不住院就能享受到既专业又有针对性的护理指导。”在苏州市广济医院认知障碍医护联合门诊,因不懂如何照顾阿尔茨海默病的母亲,曾饱受身心双重压力的患者家属感谢道。

“现在孩子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了明确的规划,无病情反复,学习生活如常了。”这是一名有过多次自残、自伤行为的15岁男孩在苏大附儿院儿童心理护理门诊接受帮助后的改变。

“过去刮痧联合拔罐,让人感到疼痛难忍。新的火龙罐技术治疗性和舒适性并存。”在苏州市中医医院中医特色护理门诊,26岁的偏头痛患者小段说,通过四次新的火龙罐治疗,不仅头疼缓解,而且也解决了她的便秘问题。

……

“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。”苏州市护理学会理事长王海芳、秘书长钮美娥等纷纷表示,一名护士,不能仅局限于吃苦耐劳,还应带着对生命的热爱,用心灵感受患者疾苦,用创新突破护理瓶颈。
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有侵权行为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
Top